Apple Vision Pro 評價:這些值得關注的細節你應該知道
Barbara Wagner/ 2024-09-10 / IOS 17
從業者的對Apple Vision Pro的看法
作為一名相關行業從業者,對Apple Vision Pro的發佈可以說期待已久。產業低迷,亟需消費電子龍頭蘋果注入一劑強心針。 今天早上開完會看完發佈會複播,到流覽網上的各種不同的評論,我從激動慢慢陷入平靜。今天想從自己所瞭解角度的給一些可能不一樣的看法,並期待和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坦率地說,從技術角度,個人覺得Apple Vision Pro是足夠牛逼的,光一個自研晶片 + 自研操作系統,放眼整個XR產業,還有誰? 當然決定Apple Vision Pro是否成功的還有最重要的一環 - 內容生態,這也是WWDC 發佈Apple Vision Pro的主要意義,為開發者渲染一個足夠吸引人的未來,吸引更優質的內容入駐。
硬體、交互、生態,只有打磨到一個爐火純青的狀態,才能造就用戶體驗質的飛躍。所以我期望大家對這個產品能多一點耐心,讓子彈飛一會,也許它會給你驚喜。
Apple Vision Pro 屬於什麼形態的產品?用到了什麼技術?
答案是MR(Mixed Reality),基於SLAM和6 DoF技術
我們熟知的虛擬現實VR(Virtual Reality)是一種全盤的虛擬, 你眼鏡所看到的所有內容都是圖像晶片渲染出來的,並且和外界沒有交互。 AR眼鏡是一種在現實場景中疊加虛擬資訊的顯示技術,因此叫做增強現實AR(Augmented Reality)。
而混合現實MR(Mixed Reality)類似於VR和AR的融合形態,同樣它也是在現實場景中疊加虛擬資訊,所不同的是這裏的真實場景是通過攝像頭拍攝並重建的,它所虛擬的數字內容可以與重建的真實場景產生關係,這就需要它有感知和重建現實的能力。
MR 感知和重建現實用到的是SLAM - Simultaneously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術,即同步定位和建圖能力,一般用在自動駕駛、掃地機器人上。MR 用SLAM 掃視周圍環境的3D資訊, 並將2D的圖像錨定在三維空間建構上。
蘋果 vision pro 用戶還可以和虛擬的數字內容進行互動,這就意味著Apple Vision Pro 具備6 DoF - Degree of Freedom ,即6向自由度。
它指的是用戶的視角在虛擬場景中不僅可以在俯仰、偏擺及翻滾三個維度旋轉,用戶的身體還可以在前後、上下、左右三個坐標軸上進行平移,從而可以“穿過”虛擬的物體,“審視”虛擬的物體。
下麵兩張圖展示了3 DOF(俯仰、偏擺及翻滾)和6 DOF(前後、上下、左右) 的區別。


其實微軟的Hololens 和Meta Quest Pro 以及Pico 4 Pro 都是MR產品,那麼Apple Vision Pro和他們有何不同?
Apple Vision Pro和現有VR 產品究竟有什麼質的不同?
自研SoC + 自研操作系統
首先從軟硬體基礎設施上來說, 這是一套自研的計算晶片M2 + 感測器處理晶片R1 和自研Vision OS 操作系統,光這兩個自研,就已經睥睨一眾VR/AR/MR 產品了, 沒有之一。
M2 晶片負責12個攝像頭的圖像處理, 蘋果的處理器在圖像處理能力上比較強,因此12路圖像處理可以耗費更小的的功率,發熱更小, 從而需要更小的散熱器尺寸和更低的風扇轉速。 這是Apple Vision Pro能夠輕薄安靜的關鍵。
R1自研晶片則專門負責5個感測器和6路麥克風。 可以想像這是專門用來處理需要一直線上的信號 - 攝像頭在不用的時候可以關閉, 從而可以更合理的控制功耗。
自研SoC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自己把握開發進度, 不用受制於供應商,並且可以擴大自家晶片的產量從而降低單片成本。

自研Vision OS操作系統的原因是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計算平臺,所有的UI,交互,甚至通信等底層技術需要重造和優化,以期獲得最佳體驗。
Vision OS 底層Core OS 和MAC OS, 和IOS相容,這就意味著蘋果海量2D APP可以直接通過2D轉“3D”的方式為Apple Vision Pro所用,這樣MR最重要的生態一環就不是從零開始。 注意這裏的3D還是偽3D,真正的3D應用需要廣大開發者進行開發。
雙4K Micro-OLED
Apple Vision Pro從硬體層面上和其他一眾VR產品拉開差距的還有兩顆Sony定制的4K Micro-OLED 微型顯示幕。 不要小看這顆微型顯示幕,就2023年的當下,目前主流的VR產品大部分都在用LCD或者 MINI-LED背光,最高分辨率單眼2K。 主流的AR眼鏡用的是Micro-OLED,但是最高分辨率依然是單眼2K。
甚至在Sony 官網上都看不到4K Micro-OLED的存在。 只能說明這顆微型顯示幕是蘋果和Sony獨家合作開發的,目前還未在其他產品上量產。


光學系統方面,蘋果採用了和Quest Pro及Pico 4 相似的Pancake技術,但是從蘋果發佈會的態勢看,視場角要更廣 - 說明在光學設計方面也有突破。
3D面部掃描,面部追蹤和眼球追蹤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在其他產品上沒有看到的微創新,背後蘊含了巨大的技術難度。 還記得發佈會上提到用戶在和其他人聊天時,Apple Vision Pro可以自然地顯示用戶眼睛部分地面部表情嗎?
雖然這個設計我們都設想過,但是實現起來並不容易。

首先從硬體配置上來說,12顆攝像頭中包括一顆LiDAR 和一組TrueDepth 收發模組。

在用戶使用前可以拿起Apple Vision Pro【正面】對著用戶面容進行3D結構光掃描,從而構建用戶真實3D面容數據。
在Apple Vision Pro內部,還有兩圈IR LED及IR Camera,用於對用戶地眼球進行追蹤。 結合前面3D 面部數據,通過AI融合成逼真的用戶即時面部表情。
並且通過Apple Vision Pro 外部曲面玻璃細下額外的OLED 顯示幕顯示出來。 注意這個是Apple Vision Pro 的第三塊顯示幕,其他VR產品都沒有的。
交互極簡 - Eyes, Hands, Voice
其實Quest也有手勢控制,為什麼Apple Vision Pro值得說道呢?
因為它太徹底了!通過眼動追蹤注視app進行選中,通過食指拇指輕合進行點擊;再輕輕上抬進行滾動。 眼視追蹤注視搜索框,說出的聲音直接轉化為文字 - 這近乎minds control的操作。

我注意到Apple Vision Pro沒有官方手柄,而是通過藍牙可以連接Sony PS5的遊戲手柄或者TrackPad及Keyboard,算是彌補了對於精確輸入和遊戲體驗方面的不足。
頭戴簡化,沒有額頭架和上綁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 Apple Vision Pro的佩戴方式非常簡潔,只有一個前部眼罩和一個背部綁帶。它既沒有Pico Neo4 上的上綁帶,也沒有Quest Pro 上的額頭架。
猜測是因為Apple Vision Pro將電池外置,減重明顯,才能用這種壓力相對小的方式進行固定。 不過具體佩戴感受及佩戴穩定度得等真機上手才知道了。
Apple Vision Pro 佩戴部分另外兩個比較出彩的是這個磁吸快拆和旋轉固定旋鈕。 旋鈕在Pico和Quest產品上都有, 磁吸快拆則是第一次見。

個人看完發佈會感覺Apple Vison Pro還有很多細節值得推敲,大家感興趣咱們可以在評論區探討。
apple vision pro 價格
apple vision pro 價格3,499美元,價格很高,期待技術的成熟價格能降低吧。
小結 - 引領VR 產業破圈,生態有待完善
作為一名相關行業從業者,個人對於蘋果發佈Apple Vision Pro期待已久,期待這只大鯰魚能夠攪動市場,平且靠著蘋果的威力實現破圈。 從早上各個管道的文章來看,破圈是基本實現了,下麵就看能對市場造成多大的影響。
Apple Vision Pro的發佈對整個VR、AR產業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從Eyesight 將用戶的眼睛面部表情投射出來,表明了蘋果希望Apple Vision Pro不是一個封閉的產品,而是與家人、朋友保持連接。 這背後其實傳達的是人與電子產品關係的理念 - 電子產品服務於人和家庭,而非造成疏遠。蘋果對於純手勢交互方式的決絕,也會影響其他VR廠商對於交互方式方向的取捨。
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蘋果的又一個iPhone時刻,它更感覺是一個iPad時刻 - 新的物理形態已經出現,生態亟需完善。
我不期待蘋果能在一年內打造好 Vision OS 內容生態,可能需要幾年或更長的時間慢慢完善。 硬體、交互、生態對於打造一個高質的用戶體驗缺一不可。因此普通消費者可以保持觀望,第一代留給開發者進行開發完善。
既然它叫Apple Vision Pro,那麼未來一定有價格更低的非Pro版,到時候生態更成熟,價格更低,購入不遲。
本文轉載自:知乎
本文原作者:Calvin
原文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4992904/answer/3061474963